日前,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,近年來,我區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,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,全力實施人才引進工程。目前,全區人才資源總量突破93.17萬人,較10年前增長1倍。引進長江學者21名,全區博士數量達到2488人,是2017年我區實施引才政策的2.5倍;支持寧夏高等研究院、六盤山實驗室引進博士48名、碩士52名;累計聘任特聘專家789名,其中院士155名、知名專家634名。
“我們通過以才引才、以智引智方式引進急需緊缺人才,11名教授學者通過寧大成功申報‘長江學者’?!睂幭拇髮W相關負責人介紹,寧夏大學為破解領軍人才嚴重缺乏、引進難的困境,利用“部省合建”政策,與上海交通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院校建立人才共享和交流機制,全時引進一批高水平學者,擔任學術副校長和院長等關鍵崗位。
“高層次人才的引進為企業帶來了強勁創新力量?!睂幭鸟S星屬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企業柔性引進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楊棟,雙方合作開展衛星測控地面站項目研究,楊棟不僅推廣了三維協同設計模式應用,在被聘任為“自治區特聘專家”后,其研制的相關衛星測控地面站還獲自治區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支持,顯著提高了寧夏衛星測控數傳技術的規范性與質量。
為擴升人才總量,寧夏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,實行以“重點項目+人才驅動”項目化引才措施,積極建設院士工作站、人才小高地等人才載體,擴大博士后科研“兩站一基地”規模。
其中,銀川市實施“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”,打造青年人才驛站,累計吸引留銀就業創業青年人才14萬名,全職引進碩博以上高層次人才累計3658人,人才資源總量突破58萬;中衛市“聚才興業”工程擦亮引才品牌,通過多種方式引進急需緊缺人才3885名,招聘技術技能人才4700余名,引進高層次人才707名,每年吸引1000余名人才返鄉就業創業興業。
“全區各地立足本地資源稟賦與發展需求,靶向發力精準實施人才項目,全方位激活人才動能促發展。”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技處處長劉濤介紹,寧夏通過建強各類人才載體平臺,發揮多重人才聚集效應,全方位、寬領域開展引才工作。(記者 馬照剛)